发布时间:2020/08/25 浏览量:10256
得奶源者得天下。前有蒙牛增持认购中国圣牧成最大股东,后有中地乳业拟引入伊利为主要股东。8月3日,中地乳业股价创上市以来第二大涨幅,截至收盘,涨幅达118.97%。据悉,中地乳业此次股价大涨,是受拟引入伊利为主要股东消息的刺激。而就在一周前,蒙牛刚刚成为了中国圣牧第一大股东。头部乳企纷纷增资入股中小乳企,瞄准的是其背后的奶源地,国内低温奶市场竞争加剧、奶源地逐渐减少、大牧场瓜分殆尽,乳企奶源争夺战已至高潮。
纷纷入股中小乳企
8月2日,伊利发布公告称,为进一步稳定原料奶供应,其全资子公司金港控股拟以约2.03亿港元的价格,认购中地乳业约4.33亿股。认购完成后,金港控股将持有中地乳业16.6%的已发行股本。
伊利表示,本次投资将有利于公司进一步稳定原料奶供应,提升市场竞争力,对公司长期发展和战略布局具有积极意义。
公告显示,中地乳业主要从事牧场经营业务和进口贸易业务,以原料奶生产及销售为收入支柱。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中地乳业资产总额为53.24亿元,负债总额30.59亿元,资产净额22.64亿元。
事实上,蒙牛不仅收购了中国圣牧下游资产,还入主国内最大上游乳企现代牧业,战略投资了全产业链乳业公司富源牧业,并战略入股“奶酪第一股”妙可蓝多。相比之下,2019年7月,伊利旗下优然牧业以22.78亿元现金购买新三板乳企赛科星58.36%的股权,成为后者第一大股东、控股股东。2019年,伊利还通过全资子公司香港金港商贸控股有限公司收购新西兰第二大乳业合作社威士兰。此项收购完成后,伊利将获得新西兰本土4%的原奶供应量。
经济学家宋清辉认为,头部乳企争先恐后入股中小乳企,是为了进一步争夺奶源地。
奶源抢占殆尽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刘超在2019年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年会的首创论坛中表示,目前各大乳企充分看到奶源的重要性,或参股或独资,大力发展规模饲养、大力发展自有奶源,从牧草饲料种植、奶牛饲养到乳制品加工,实施全产业链管理新模式,大有得奶源者得天下之势。
以目前中国最大的奶牛养殖企业现代牧业为例,蒙牛和新乳业分别是现代牧业的大股东和二股东,权益占比分别为66.77%和9.28%。现代牧业董事长高丽娜对记者表示,“在奶源供给上,现代牧业给蒙牛的供奶量约80%,给新乳业的供奶量约10%”。
现代牧业2020年上半年盈利预告显示,现代牧业上半年成乳牛年单产突破11吨,产量和销量均实现近两位数增长。目前,现代牧业全国建有26个万头规模牧场,拥有超过23.5万头奶牛,年产奶量超过139万吨。
业内人士认为,如今国内的大型牧场几乎都被各大乳企抢占一空。目前国内的优质奶源基本被瓜分,龙头企业的奶源争夺已经接近尾声。
乳业专家宋亮说,目前国内的大型牧场几乎都被收购了,只剩黑龙江和新疆地区还有一些大牧场,而中小牧场的收购意义不大,预计乳企这一轮的奶源争夺战将暂时告一段落。
低温奶时代来临
各大乳企入股牧场、争夺奶源的背后是奶源供应紧缺、低温奶产业利好。
“龙头乳企加速奶源布局主要基于两方面原因。”宋亮表示,一方面,近几年我国奶牛存栏量不断下降,目前奶源供应偏紧,预计未来还会持续下降。
中国奶业协会发布的《中国的奶业》白皮书显示,过去几年,养殖亏损和环保关停导致大量存栏量较低的牧场退出。根据国家奶牛技术产业体系的统计,从2014-2018年底,荷斯坦奶牛存栏量由857万头下降到504万头,2019年中国的荷斯坦奶牛存栏量约470万头。
“另一方面,当前中国乳业转型,国家出台低温产业发展的利好政策,伴随低温产业的来临,各大龙头乳企都在加码高端低温产品,对优质奶源需求更大。”宋亮表示。
“低温奶的拓展依奶源地遵循‘圆心—半径’理论,奶源地为圆心,冷链为半径。”业内人士表示,低温奶对品质要求高,需要高品质的分布式奶源和冷链物流配送储运体系配合,保质期一般也不超过7天。当前技术水平下,覆盖半径往往不超过300公里,因此低温鲜奶也是区域乳企的专利,各乳企划片而治。
公开信息显示,目前光明乳业在全国巴氏奶市场份额近40%,位列第一。其他巴氏奶品牌主要分散在各区域,如四川新希望、北京三元、辽宁辉山、黑龙江完达山等。
在业内人士看来,各大乳企纷纷加码低温鲜奶品类,看重的是低温鲜奶品类的高增速。
据凯度消费者指数中国北区总经理赵晖介绍,2018年7月—2019年7月,低温鲜奶销售额增幅为19.5%;2018年8月—2019年8月,低温鲜奶国内市场渗透率为33.6%,比上年同期提升1.5%;网购低温鲜奶销售额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42%。
宋清辉认为,区域乳企目前占优的主要还是传统订奶渠道,但在大型KA卖场、电商平台以及中小超市、便利店等渠道,伊利、蒙牛有着相当强的统治力。虽然区域乳企在低温奶领域抢占先机,但是传统乳业龙头的力量仍然不可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