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用户名: 密码:
今天是: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大连市轻工业联合会
内页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食品制造
食品制造

保健品欺诈营销“三步曲”

发布时间:2018/08/10 浏览量:8564

“验个血糖,怎么就成了癌症晚期?”“号称军工科技的磁疗仪,竟把大腿给烫伤了”“相信理疗针灸机,不治病反致命”“一万五千块钱一个疗程的美国降糖药,居然没有任何批号标识”“三万块钱买的生命液,竟然是红枣糖浆”……

中消协发布“2017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显示,老年保健品成消费者投诉高发区,位居榜首。济南市老年人防诈骗维权中心发布的《老年人法律观念及维权意识现状调查报告》也显示,32.6%的老年人曾遭遇过诈骗,是诈骗的主要受害人群,其中以营养保健品诈骗为主。

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年轻人要面对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很难抽出时间照顾老人,因此“空巢老人”也就越来越多。老年人生活条件优越,有稳定的退休金,有大量的空余时间,每天除了遛狗买菜,就是看电视、听广播,再加上年纪大了,或多或少的有些疾病,对身体健康的担忧,对于亲情的渴望,使老年人内心世界充满空虚和焦虑。保健品销售者正是抓住了老年人这个心理,针对老年人展开层层推进的销售方式,最终达成销售目的。

笔者了解到,保健品公司忽悠老人一般分为三个套路,每个套路还会根据不同人的不同反应,进行相应的话术调整,最终让老年人自己乖乖地把钱掏出来。

保健品欺诈营销第一步:小恩小惠拉拢人气

“他们(保健品销售人员)说了,就是去他们店里坐坐,增加一下人气,能免费领十个柴鸡蛋,还能参加免费的健康体检,身边的老同志都去了,我就想着占个小便宜,没想到脑子一热,买了将近一万块钱的保健品。”提起自己的经历,消费者李奶奶后悔不已。

而消费者赵女士也向笔者反映,自己的婆婆这几天说有保健品公司送磁疗戒指,早上不到八点就去排队,还背着家里人买了十几盒保健药,说了多少次也不听,真是气人。

有专家分析,保健品公司正是抓住了老年人生活节俭,爱占小便宜的心理,在老人密集的小区、公园、广场,设立体验中心,以免费测血压血糖,免费旅游,免费体检,专家义诊,免费送柴鸡蛋、蜂蜜、普洱茶、玉石吊坠等营销手段,跟老年人搭上关系,打消了老年人的戒备心理。

保健品欺诈营销第二步:真情实感套取信息

笔者走访发现,“爸爸”“妈妈”是在保健品体验中心听到的最多的称呼,工作人员分工明确,每一位到店的老人都有专人负责,端茶倒水,嘘寒问暖。“小刘这孩子可懂事了,经常带着水果去家里看我,跟我拉家常”“上次下雨,还是李经理开车送我回家的呢”“每天都给我测血压,一有优惠名额就先想到我”这是保健品销售中心内,很多老年人对工作人员给出的评价。

专家分析,正是由于保健品公司看似亲切热情的服务,减少了老年人的戒备心理,通过赠送礼品,日常拜访等手段,拉近了销售人员和体验者之间的关系,用情感的投入,换来老年人的信任,掌握老年人经济实力、家庭成员情况、健康状况等重要信息,为下一步的营销做好准备。

保健品欺诈营销第三步:体检讲座高科技,连哄带诈卖商品

消费者刘老师告诉笔者:“当时在讲座现场(销售员)说是免费验血,五分钟以后,检测结果显示癌症晚期,我当时就蒙了。然后说吃这个药,就能治能保命,我当时想都没想,一个月三万块钱,我说我们肯定吃。”刘老师的爱人这样说:“以前老刘确实查出来过癌症,但是经过手术已经很稳定了,这次一说,我头都快炸了,现在想起来,肯定是之前跟销售人员聊天的时候透露的。”就这样刘老师稀里糊涂的,用三万块钱够买了几个疗程的“救命药”。等到回家冷静了,仔细一看药品说明,竟然是红枣提取液,再联系销售人员,电话已经打不通了。

曾经做过保健品营销的韩先生透露,“保健品销售的核心就是抓住,老年人‘怕死’‘怕受罪’‘怕花钱’‘怕拖累儿女’的心理。老年人缺乏关爱,销售员给予老年人特别的关爱,尤其是经济条件优越,子女不在身边的老年人,更是重点销售对象,称之为‘优质客户’。”

专家分析,保健公司正是通过情感投入,获得老年人信任,针对老年人心理展开营销,环环相扣让中老年人最终走进骗局,高高兴兴也掏钱买了一大堆保健品,等到发现上当,回去再找他们,早已经是人去楼空不知所终了。

在不少专家看来,保健品欺诈之所以盯上老年人的腰包,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老年人空虚的精神和脆弱的身体。防止老年人被保健品欺诈,亲人的关怀尤为重要,年轻人应当对父母的健康多一点关心,生活上多一些时间陪伴,让老年人的生活丰富多彩。同时提醒老年消费者,不要轻易的向陌生人透露个人详细信息;不要贪小便宜,遇到问题,应多与子女交流,防止上当受骗,一旦受骗要保留消费凭证,及时举报或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