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8/04 浏览量:10915
7月29日,由中国奶业协会主办,以“创新引领、传递信任、协同发展”为主题的现代奶业评价体系建设启动会在北京召开。现代奶业评价体系建设工作包括奶牛养殖和乳品加工两大业务主体,建设内容主要涵盖业务主体现代化评价标准和管理办法。中国奶业协会通过对产业现状的调研分析,决定率先开展现代奶牛场的定级评价工作。随后,中国奶业协会将加快对乳制品工业现代化评价整体需求的进一步调研,启动实施乳品加工企业现代化评价工作。
“奶业是健康中国、强壮民族不可或缺的产业,是食品安全的代表性产业,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志性产业和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战略性产业。”这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奶业振兴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的意见》中对奶业的精准定义。奶业作为农业现代化的标志性产业,近年来其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组织化水平大幅提升,正逐步向着奶业现代化的方向迈进。
中国奶业协会名誉会长、原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表示,面对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中国奶业依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今年上半年生鲜乳产量1431万吨,同比增长7.9%,取得令人鼓舞的成绩,这是对抗击疫情的一个重大保障和支持。国务院多次研究,发出一系列奶业指导性文件,引领和推进奶业的健康发展。十几年来,中国奶业已经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历史性的变革,走上了一条充满希望和生机的阳光之路。
在高鸿宾看来,现代奶业评价体系建设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对中国奶业的现代化,对一个企业的现代化,提出了具体的指标,这是一个全面的、系统的、完整的、科学客观的评价体系。如果绝大多数企业能够达到这个水平,国务院提出的“2025年奶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就可以顺利实现。“这个团体标准是一个高标准,不是轻而易举可以达到的。”他这样强调。
高鸿宾坦言,2010年出台的生鲜乳标准,是各个部门、各个企业、生产者、研究者、科学家、企业家、政府官员共同研究讨论的结果,充分考虑了当时中国奶业散养户占绝大多数的发展现状。这个标准是一个最低标准,是一个门槛。实际上,企业始终坚持按质论价,执行高收购标准,引导了中国奶业的发展以及生鲜乳营养和质量水平的一路上扬。2018年,规模牧场生鲜乳平均乳蛋白率3.25%,菌落数35万CFU/ml,远高于国家标准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另外,目前国家根据奶业的发展和形势变化,正在修订新的生乳国家标准。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二级巡视员王俊勋指出,现代奶业养殖评价标准及配套办法的出台,是建设奶业现代化的有力抓手,是推进奶牛养殖业现代化的重要依据和参考,也是保障乳制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通过建立系统性的奶牛场评价指标体系,对奶牛场布局、规模、智能化管理、可持续发展等条件,以及生产标准化、品种良种化、动物福利化、产品优质化等方面提出要求,设置管理制度、推广模式等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全面、系统、客观评价,达到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的目的,让评价成果成为奶牛养殖场户的荣誉,并帮助奶牛养殖场户改进各个生产环节工作,提高牧场管理水平和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质量效益,为加快推进奶业现代化发挥积极作用。
据中国奶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亚清介绍,为更好地开展现代奶业评价工作,中国奶业协会组织成立了阵容强大的现代奶业评价工作领导小组,特邀原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和中国工程院李德发、沈建忠、任发政三位院士作为顾问,小组成员涵盖国内主要养殖、加工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兼顾产业上下游,同时引入专家力量,为现代奶业评价工作保驾护航。
刘亚清表示,《现代奶业评价 奶牛场定级与评价》团体标准将于今年8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现代奶业评价工作迈出的第一步。该标准对现代奶牛场进行了明确的定义,系统的规定了现代奶牛场全面评价的方式、方法和定级标准。
会上,《现代奶牛场定级与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和《现代奶牛场定级评价师管理办法(试行)》相继发布,标志着现代奶业评价工作正式全面铺开。下一步,协会将从培训考核定级评价师、设立评价中心、规划监督管理等方面开展现代奶牛场定级与评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