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1/27 浏览量:2440
“中国的钟表产品和装备,已经出口到‘一带一路’沿线的64个国家。肯尼亚铁路和巴基斯坦铁路用的都是中国制造的时间服务系统。”日前,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培训班在北京举行。在参加小组讨论时,中国钟表协会副理事长张宏光说起在“一带一路”倡议指引下中国钟表行业的发展成就,显得兴奋又自豪。
事实上,不仅是钟表行业,近几年,家电、家具、乳制品、皮革、造纸、缝制设备、五金等轻工行业都在加速“一带一路”产业布局,面对全新的市场格局,加快对自身产业结构和市场规划的调整速度。不仅在产品“走出去”“引进来”上下功夫,还大力推动轻工国际产能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有效对接。
中国轻工业信息中心新鲜出炉的一组数据或许更有说服力——2017年前三季度,我国轻工商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额达1155.32亿美元,较2016年同期增长10.18%,占轻工出口总额的26.23%。在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中,皮革、毛皮制品及其鞋类制品、塑料制品和家用电器三个行业的出口额位居轻工全行业前三,均在128亿美元以上。除此之外,在“走出去”的轻工产品中,文教体育用品、照明灯具、电池及电池零件等都广受“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消费者欢迎。
不仅是“走出去”,受惠于跨境电商打造的“网上丝绸之路”,很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优质轻工产品也大踏步“走进来”,深受中国消费者青睐。根据京东发布的数据显示,在“引进来”的外国商品中,由埃及棉制作的服饰、家纺用品,捷克水晶制成的水具酒具,缅甸花梨木、玉石制作的家具、工艺品,泰国乳胶制作的枕头、床垫等轻工产品,逐步从潮流新品演变成大众商品,极大地满足了中国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国际产能合作是我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抓手,是面向全球的、更广泛的合作。2017年4月17日,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联合国内有影响力的轻工企业及有关机构,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轻工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正如中国轻工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理事长何烨介绍,联盟在国家发改委指导与支持下开展服务和协调工作,推动轻工企业抱团出海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带动轻工业产能、装备、技术、标准的输出,同时进一步规范轻工企业境外经营行为,推动轻工领域国际产能合作健康有序发展。
目前,中国建设的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成为国内优秀企业发挥综合优势,以境外投资带动国内外相关业务的发展,打造和提升海外业绩品牌,推进我国产品输出及向资源丰富国家或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在国际产能合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早在2006年,海尔集团、康奈集团承建了中国首批8个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中的2个,成为轻工企业“走出去”的典型代表。海尔集团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巴基斯坦建设海尔鲁巴经济区,规划面积2.33平方公里,形成了大小电器、黑白家电的供应链及产业配套体系。康奈集团在俄罗斯乌苏里斯克建设的经济贸易合作区,规划面积2.28平方公里,多家鞋业及家具公司等入园发展。浙江前江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开发的越南龙江工业园项目是经商务部核准的16个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之一。
近些年,越来越多有实力的企业赴境外建设工业园区或产业基地,如海尔在俄罗斯、委内瑞拉、新西兰等国家建海尔工业园;海信在南非建家电产业园,生产系列家电产品;伊利集团投资建设新西兰大洋洲一体化乳业基地,项目同时覆盖包装、生产、深加工、科研等多个领域;新乡市币港皮业有限公司等单位在埃塞俄比亚独资建设中非现代畜牧业循环经济工业区,集屠宰、肉类加工、皮革、制品、综合利用于一体。可以说,轻工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有望成为轻工“中国制造”进一步做大做强的有效途径,为轻工企业“走出去”带来新的更大的机遇。
十九大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明确提出,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内容写入党章。这充分体现了我国高度重视“一带一路”建设、坚定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决心和信心。可以预见,“Made in China”的轻工产品和装备必将随着“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迎来更加广阔的活动空间,迈上国际化、中高端的发展新阶段。不仅造福中国人民,也能成为“一带一路”沿线朋友圈里的“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