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用户名: 密码:
今天是: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大连市轻工业联合会
内页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策发布
政策发布

规划实施保障体系

发布时间:2014/03/21 浏览量:6902

保障体系框架结构

◆ 新型平板显示器件


2、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从要素投入、产业环境、战略意识、支撑条件等四个方面为大连市信息产业和信息化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图2 保障体系框架结构

 信息产业与信息化人才教育、培养与引进

◆ 充实、调整人才教育与培养结构
(1)充实、调整学历教育
    首先是课程体系的调整。要加大实用课程、实践环节所占比例,培养实用型人才。其次,大力鼓励校企合作。运用政策支持及资金补贴等方式大力鼓励信息产业企业建立实习基地,为高校相关专业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加强教师的选择和培训,重点培养实用型教师。再次,东三省、内蒙、河北和山东等地的高校合作,吸引信息相关专业毕业生进入大连,扩大应届毕业生数量,以满足大连信息产业发展和信息化建设需要的可行域。
(2)整合非学历教育资源
    ①尝试整合大连市前五个或前十个非学历教育机构,成立“大连市IT教育联合集团”,在信息产业局的带领和指导下与高校合作、与其他城市合作。
    ②政府出台相应政策和评价标准,包括计算机职业化的教学标准、学校管理、教师资格及教师等级等,指导非学历教育机构走向规范。
(3)普及信息化基础教育
    在全市进一步普及信息化基础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适当加大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比重;在机关单位、社区基层普及计算机应用知识;加强岗位技术培训,特别是抓好各级领导干部的信息化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推进实施国家公务员信息技术应用的培训和考核工作。
(4)加强信息产业人才职业培训
    一是根据企业人才需求,建立定向培训机制,进行“订单式”培训,满足企业的“个性化”需求。二是依托大专院校,建立定点培训基地,将岗前培训从企业前移到大学。三是为人才的国际化培训提供方便,定期组织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到国外高校或跨国公司进修培训。四是适当倾斜有限的培训资源,重点培养大连市信息产业五类急需人才,主要是高级软件工程师、技术经纪人、高科技企业管理和产品营销人才、金融投资管理人才和熟悉WTO规则的涉外法律人才。
◆ 多渠道引进人才
    要满足大连市信息产业对各种类型、各种层次人才的巨大需求,光靠自主培养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实行培养与引进并举的策略,全方位地为快速发展的大连市信息产业和信息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人才引进的渠道应该多样化。既要广泛吸收国内的各层次人才,也要放眼全球,以国际化的眼光网罗拔尖人才。要采取各种手段,重点吸引国内外高水平的人才和研发团队来大连发展。

 积极招商引资,加快固定资产投资,提供资金保障

◆ 招商引资策略
    为加速壮大大连市信息产业规模和实力,应实施积极有效的招商引资策略。从专注于自我招商转向内外合作招商,采取以外引外、委托招商、组团招商、网上招商、中介招商等方式吸引与跨国公司和龙头企业有密切关系的国外中小企业来大连发展配套项目,促进跨国并购,引导外资参股、控股国有企业。
◆ 重点突破,三个为主,政府主导,多方参与
    贯彻落实“重点突破,三个为主、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原则。“重点突破”指的是重点围绕软件外包、人才教育培养等展开引资,以形成相对完善的产业链为目标。“三个为主”指的是以引进日韩资本为主、以接收欧美服务业转移为主和以引进国际大公司为主。“政府主导”指的是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要发挥主导作用。“多方参与”指的是社会各界力量都要参与到招商引资工作中来。

 力促自主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 推进大连信息产业自主创新的总体思路
    在指导思想上,要走开放式的自主创新道路,就是把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与集成创新、原始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学研合作为基础、以科技中介服务为支撑的产业创新体系。在发展路径上从跟踪模仿为主向加强自主创新转变;在创新方式上从注重单项技术的研究开发向加强以重大产品和新兴行业为中心的集成创新转变。在重点企业的技术创新、科技投入和科技国际化上取得重点突破。
◆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重点抓好三个方面,一是顶天立地的大企业的创新,二是有相当基础和发展潜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三是足够数量的新企业的孵化和培育。要集成创新资源,重点突破,下大力气搞好一批大企业的技术创新。同时以科技企业孵化器为载体,实施初创型科技企业培育工程,培育一批销售收入每过几年就能翻一番的“瞪羚”企业。
◆ 深化产学研合作,形成科技创新链
    信息产业的自主创新要以产学研合作为基础。要按照“广泛参与、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采取技术转让、委托开发、联合开发、共建技术中心、共办经济实体、人才合作培养等多种形式进行合作。加快建立产学研合作的投入机制、人才流动和培养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等,产学研合作由区域性资源合作向利用国内外科技资源转变,由成果型松散模式向实体型紧密模式转变。
◆ 加快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为企业创新提供支撑
    加快建设“五大平台”: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为核心组成的“研发平台”、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发展新企业孵化器为重点的“孵化平台”、以提供中试和检测条件为主要服务内容的“检测平台”;以提供科技咨询和信息服务为主的“科技中介平台”;以促进技术产权交易、风险投资为主的“技术产权交易和风险投资平台”。
    围绕产业和企业孵化的需要,建立若干专业化的公共技术平台,为广大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及其他创业人员提供技术支持。
◆ 加大科技投入
    要充分发挥财政科技投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通过财政直接投入、税收优惠等多种财政投入方式,增强政府投入调动全社会科技资源配置的能力。发挥政府科技资源对民营资本、国家资金、科技人才和科技成果的凝聚作用。要优化财政科技投入方式,将主体计划和重大专项计划相结合,机构运行和竞争项目相结合,重点突出。要解决科技企业外延资金、外延融资、促进社会技术进步的有效途径,构建科技投入的金融支持平台。通过机制创新,探索以打包贷款的形式,为中小企业提供更为便捷的资金支持。
◆ 认真搞好科技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
    科技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的关键在于政府与信息产业相关的各职

 完善电子信息产业物流体系和市场体系

    能部门落实好《大连关于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实施意见》等有关科技投入、税收激励、金融支持、政府采购、人才建设、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各项政策。

◆ 完善物流体系,提高通关效率
    进一步完善其配套物流体系。一方面,要抓住大连市建设东北亚重要航运中心的历史契机,提高物流行业的发展水平,使其与本市信息产业协调发展;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提高大通关的业务覆盖范围和地区覆盖范围,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提高海关对企业的服务水平。
◆ 加快建立相关电子信息产品的市场体系
    要结合未来产业发展的重点,组建相关的专业化的电子信息市场体系。同时要充分发挥大连会展业的优势,积极组织全国性、专业化的以电子信息产品为主题展的展览会。在这一过程中政府要积极参与核心企业的配套厂商大会,争取把相关的配套厂商引进到大连。

 改善产业配套环境

    产业配套环境不佳一直是大连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软肋”。大连市信息产业要实现快速健康发展,就必须大力发展配套产业,解决电子信息产业配套能力不足的问题。要把引进新的跨国公司和龙头企业,搞好已有跨国公司和龙头企业的增资及其配套厂商的引进,建立起产业链基地,使其他的配套厂商跟进,形成聚集效应作为重点;要创造条件使一些国有企业成为强有力的配套企业;同时大力促进民营科技企业在配套产业发展中的作用。要积极发展信息产品制造业相关配套产业,要扶持信息产品制造业所用的辅助材料企业的发展(如:双金属线、电磁屏蔽材料、表面活性剂、黏胶等),逐步建立完整产业链式服务体系,彻底改善大连地区配套资源和服务体系不完善的现状。要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政策创新,使大连电子信息制造业配套产业实现从分散投入、分散引资向组团投入、组团投资转变;从一般加工组装配套项目向发展产业基地性配套项目转变;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资金密集型转变。

    今后应重点进行以下两方面工作:
    (1)进行电子信息产业链配套招商,以多种形式引进配套企业。
    (2)尝试建立电子信息产业公共配套加工中心,以提高大连市电子信息产业的公共配套加工能力。

 促进产业集群和区域合作发展

◆ 下大力气培育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牢固树立产业集群理论意识,下大力气培育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对于大连市全面提升信息产业发展水平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的做法有:一是重点培育和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围绕龙头企业进行产业集聚。对现有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企业进行扶持,使其快速成长,尽快发挥带动和影响作用。二是重点建设几个信息产业园区,形成“集聚效应”,加速信息产业发展。
◆ 加强区域合作和国际合作
    (1)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大连的电子信息产业只有融入环渤海和东北两个区域产业发展中,才有希望和前途。未来大连应充分利用国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机遇,把大连的产业发展纳入国家的区域产业规划体系中。
    (2)开展国际合作,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大连市信息产业在某些国际合作领域,如对日软件外包业务方面,已经具备一定优势。进一步推进国际化战略,有利于促进大连市电子信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电子信息产业由大向强转变。

 加强政策和制度体系建设

◆ 政策体系框架
    信息产业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的政府政策体系基本上分为如下四个维度的内容:
    (1)宏观政策。主要包括产业定位、产业布局、发展产业集群、税收优惠、创新激励等方面的政策。
    (2)需求层面政策。主要包括政府采购、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鼓励出口、放宽民企和外企准入领域等方面的政策内容。
    (3)供给层面政策。主要包括人才保障、资金保障、办公设施条件、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政策内容。
    (4)支撑政策。主要包括土地政策(如建立软件园区)、信息基础设施、知识产权保护、行业规范等方面的政策内容。
◆ 加强政策制定与统一规划,提供完善的政策保障
    建立健全相适应的政策制度是保证信息产业发展和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政府应该参照前文所述的信息产业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的政策体系框架,按照轻重缓急,分类分层次拟定需建立和完善的规章制度,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相关政策建设。要在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基础上,结合大连信息产业发展和信息化建设实际需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加快研究制定地方性相关政策法规,保障大连市信息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和信息化建设有序进行。
    政府规划部门要积极研究城市信息产业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的客观规律,制订统一的产业空间规划,培育产业集群优势;建立产业发展的有效协调机制,统筹协调大连各地区产业发展规划,打造大连信息产业发展的“区位品牌”。
◆ 机制创新
    大连市信息产业和信息化建设要获得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行业管理机制创新和信息产业企业内部经营机制创新,这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将是我们工作的重点。

 转变政府职能,提供强大组织保障

    在信息产业发展和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政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不仅体现在政府政策的宏观指导和约束方面,还体现在政府部门的组织保障方面。

    第一,发挥市政府在信息产业发展和信息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第二,要进一步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

    第三,优化基于产业链的服务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