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2/20 浏览量:3038
针对疫情对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近日来,从中央到地方,正在加大宏观政策的调节力度,并密集出台包括减负降本在内的针对性政策。相关政策措施的精准实施和加快落地,让更多企业和投资者等市场主体吃下“定心丸”,增强稳定发展的预期和信心的同时,持续激发中国经济发展韧性。
中央指出,要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在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同时,统筹做好“六稳”工作。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指出,要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针对疫情带来的影响,研究制定相应政策措施。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在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要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做好“六稳”工作,加强经济运行调度和调节,及时出台和落实相关政策,维护经济社会正常运行。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指出,2020年最重要的一点是稳预期,稳预期是其他五稳的一个基础条件。预期决定行为,行为决定态势,决定了投资、消费、创新、创业以及就业等等,所以预期向好,这些行为就会变得积极;预期悲观,这些行为就会变得消极。
在非常时期,稳预期关键要依靠政策发力。面对疫情对经济带来的冲击,连日来,从各部委到地方,正在密集出台针对性的举措,努力争取将疫情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
财政部门方面,截至2月14日,各级财政已安排疫情防控补助资金901.5亿元,其中中央财政安排252.9亿元,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保障。
交通系统方面,2月17日零时起至疫情防控工作结束,全国收费公路免收车辆通行费,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为稳定经济社会大局提供有力支撑。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交通运输部办公厅15日则联合印发《关于解决当前实际困难 加快养殖业复工复产的紧急通知》,明确一系列特别支持帮扶政策,推动养殖业立即复工复产。
税务总局则对新出台的税收优惠政策进行梳理,形成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税收优惠政策指引,共涉及支持防护救治、支持物资供应、鼓励公益捐赠、支持复工复产四个方面12项政策。
在地方层面,全国各地也正在推出更具针对性、更细化的具体措施,支持企业复工复产。
稳预期的本质是稳信心。当前,受到疫情的影响,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正面临经营困难,如何消除这些困难、提振企业的经营信心是当务之急。
日前,工信部印发《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帮助中小企业复工复产共渡难关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将采取全力保障企业有序复工复产、进一步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财政扶持、进一步加强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扶持等六方面20条措施,帮助中小企业实现有序复工复产,渡过难关。
在金融系统,央行开设支付清算绿色通道,确保资金及时划拨到账。各金融基础设施机构、商业银行、非银行支付机构等主动调降收费标准,减免支付结算业务手续费。
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林致远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在当前这一非常时期,需要继续在确保完成疫情防控任务的同时,切实推进经济的逐步恢复和正常运行。目前,各部委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宽松货币政策、为中小微企业纾困等方面出台了一些卓有成效的举措,对缓解本次疫情所带来的负面冲击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他同时指出,因疫情防控所导致的物流停顿、工人短缺、产业供应链不全等问题,需要及时有效缓解。为此,应以分类有序处理为基本思路,除湖北省和其他少数疫区之外,在确保信息沟通机制透明、注重做好必要防护措施的前提下,尽快将工作重心转换到经济建设上来。在宏观政策调节方面加大力度,如继续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发行一定数量的特别国债等。